当前位置: 首页 > 足球 > 英超

战术板当谈论足球战术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

2025-05-01 20:03:40
战术是足球世界中最富魅力的元素之一。对于战术的探讨从职业足球诞生之日起便未曾停息,如今,无论是足球从业者,还是爱好这项运动的普通球迷,都以各种方式接触或直接参与着关于战术的大讨论。

但是,究竟什么是战术?我们好像能够轻而易举地感知它在比赛中所发挥的作用,却难以针对战术给出明确的定义,更难将其进行拆解并逻辑化地呈现。足球战术深度研究的缺失,以及对有关话题习惯性的浅尝辄止,阻碍了我们对这项运动本质的深入理解。

当谈论足球战术时,我们究竟在谈论什么?是否有某种分析框架的存在,使得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足球战术的全貌?这个问题困扰了自己许久,在大量阅读与思考之后,心中有了一个初步的答案。

这篇文章基于自己当前对足球战术的理解写就,并不权威,也难称得上详尽,只是介绍自己阶段性的认识,将目前认为相对全面的战术分析框架呈现在大家面前。受篇幅所限,每个环节难以尽数展开,在未来如果有机会将一一进行详细介绍,并辅以案例进行解释说明。欢迎大家交流探讨,批评赐教。

01关于战术的两大误区

1:阵型即战术

不管是对4-4-2、4-3-3这些配置有“两翼齐飞”强势边路阵型的印象,还是曾几何时对“忽如一夜春风来,意甲流行三后卫”战术趋势的称道,我们总习惯于把“阵型”与“战术”划上等号。

但事实上,阵型只是战术的一部分,例如,曼城与利物浦均采用4-3-3阵型,两队在进攻阶段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思路:曼城两名边后卫内收至中路,两名中场积极前插在肋部寻找机会;利物浦则是边后卫抱紧边路在高位伺机与内收的边锋配合,球队中场在边后卫身后落位进行保护。

曼城在进攻阶段的思路:边后卫内收,中场前插 The Coaches' Voice

undefined

利物浦在进攻阶段的思路:边后卫套上提供宽度,边锋内收,中场回落保护  The Coaches' Voice2

2:存在全阶段适用的万能战术

即使实力最强、状态最好的球队,也无法只靠一套战术应对整个赛季的全部比赛,甚至在一场比赛的不同阶段,随着进程的推进和局势的变化,教练也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灵活部署和调整战术。

与这一理念相辅相成的,是“比赛计划”。比赛计划涵盖了希望实现的比赛目标,当然,职业足球以结果论英雄,拿下比赛自然是教练对球队的期待,但拿下比赛的成本需要教练进行权衡。例如,在面对实力明显逊色于己方的对手时,在确保全取三分的同时适当进行轮换并使核心球员获得休整机会,以便投入到接下来难度更大的比赛中,这种对轮换分寸的拿捏极其考验教练的水准;再如,在面对死敌的同城德比中,一场失利带来的也许是拥趸们的愤怒和并不友好的问候,也有失去死忠球迷支持的风险,在各种因素的加持下,德比成为一场必须要拿下的战役,这个时候也许要告诫球员务必拿出100%的努力,并允许他们以相对大尺度的防守动作来争得机会。

比赛计划同时涵盖了随着比赛推进而采取的不同策略,例如,面对一支以防守见长的球队时,如果开局便丢球,可能要加大在进攻端的投入,以求将比分尽快扳平,这时增加进攻端兵力甚至换上更多前场球员成为了可行方案;此外,如果早早以大比分领先对手,可以要求球员将比赛节奏放慢,尽可能把球控制在脚下,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以更小的消耗稳健地拿下三分。上述种种情形,在一个赛季中会多次出现,需要不同的战术部署进行加持,以实现预期目标。

02战术分析思路1:按照比赛阶段划分

在比赛进程中(不包括定位球状态下),按照球权归属与持球状态,可将比赛划分为进攻阶段、防守阶段、由攻转守、由守转攻四大阶段,这种划分方式目前被相对广泛地接受。对于战术的分析也可以按照以上四个阶段分别展开。

1 进攻阶段

进攻阶段,指的是己方掌握球权并向对方球门方向推进,以争取进球得分为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的战术部署包括进攻时的宽度(拉开宽度/严守中路)、传球方式(传脚下球/传空当引导队友跑位)、传球距离(短传/长传)、比赛节奏(加快节奏/放慢节奏)、推进方式(通过盘带推进/通过传球纵向渗透)、创造射门机会方式(多传中/减少传中多走中路)、传中方式(高球传中、地平球传中)、射门距离(多尝试远射/将球做入禁区后射门)。

2 防守阶段

与进攻阶段相对,防守阶段指的是对方掌握球权并向我方球门推进以争取得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战术部署包括遭遇线高度(己方第一条防线(通常为锋线)的高度,决定了己方整体阵型的纵向紧密度)、后防线高度(己方最后一条防线(通常为后卫线)的高度,决定了己方门将与最后一条防线的间距)、后防线宽度(决定了己方防守阵型的横向紧密度)、造越位情况(是否采用越位陷阱)、盯人方式(区域防守/人盯人)、压迫强度(积极压迫/不压迫)、诱导对方进攻的方向(驱使其走边路/驱使其走中路)、对待对方传中的方式(放任传中/限制传中)。

3 由攻转守阶段

顾名思义,即当我方失去球权的瞬间,全队球员的应对方式。具体的思路包括迅速退防,以及快速上前干扰对方持球球员并争取抢回球权。

4 由守转攻阶段

与由攻转守阶段相对,即我方从对方手中夺取球权的瞬间,全队球员的应对方式。具体的思路包括迅速展开反击,以相对更冒险的方式利用对方进攻遗留下的空当,简洁明快地威胁对方球门;同时也可以相对谨慎地等待队友跑位,降低被对方反抢的风险。在此过程中,门将的反应也同样值得关注。当门将把球没收后,可以选择快速发球驱动全队反击(包括短传、手抛球和长传),也可以耐心等待队友跑位后再做决策,延缓比赛节奏。

03战术分析思路2:按照空间位置划分

1 纵向通常,将足球场在纵向划分为三等份,按照距离己方球门距离将其定位为进攻一区(防守三区)、进攻二区(防守二区)、进攻三区(防守一区)。进攻三区最靠近对方球门,也是绝大多数进球发生的区域;防守三区最靠近己方球门,对于防守三区中战术的布置直接决定了己方防守质量。

球场纵向的三区划分 rookieroad

在进攻与防守状态下,球队在不同区域的行为反映了其战术部署,对上述区域中特定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明确球队的行为范式。

上一部分中提到的进攻阶段,在球场不同进攻区域有着更为明确的定义,并呈现出不同特征:在进攻一区,进攻过程体现为“后场推进”(Build-Up),在进攻二区体现为“中场渗透”(Progression),在进攻三区体现为“制造威胁”(Creation)。

而在上一部分中提到的防守阶段,在防守一区内体现为“高位防守”(High-Block),在防守二区和防守三区分别体现为“中位防守”(Mid-Block)和“低位防守”(Low-Block)。

马德里竞技的五后卫低位防守模式 The Coaches' Voice2

横向球场可横向划分为五个区域,分别为两个边路区域(Wide Area)、两个半区(Half Space)和一个中路区域(Centre)。如下图所示,边路区域是指禁区边缘所在直线与边线之间区域;半区是指中圈平行于边线的切线与禁区边缘所在直线之间区域;中路区域是指中圈平行于边线的两条切线之间区域。

球场横向的五区划分 The Coaches' Voice

在球场上,由于中路区域距离球门最近,故最为拥挤,需要通过重兵把守才能对球门造成威胁。空当相对更大且距离球门相对较近的半区成为球员接球的绝佳位置,在此处持球的队员既可以与己方边路套上的边后卫队友配合,又可以伺机寻找中路跑位的队友送出直塞。

肋部持球的梅西既可以与队友寻求配合,又可以内切远射威胁球门 The Coaches' Voice

瓜迪奥拉对于横向空间的利用相当考究,每个横向区域都有球员覆盖。这样既能使边锋在进攻中拉开宽度创造空间,又可以使中场球员占据半区伺机前插,后腰球员或内收的边后卫居中提供保护。

瓜迪奥拉的曼城对于横向区域的利用可谓达到了极致 The Coaches' Voice

从本质上说,足球是一项关于空间创造与利用的艺术。球员在横向区域的排布,反映的便是球队对空间的利用。拉开空间与压缩空间都是策略,最大限度上扬长避短是取胜的不二法门。

04战术分析思路3:按照层次划分

1 整体层面:阵型

最能反映球队整体人员配置的指标是阵型。前文中提到,不存在一种全场适用的战术,阵型也并非一成不变的,在防守阶段的4-3-3阵型,在进攻阶段可能会成为2-3-5。流动与轮转带来的变化是创造局部过载(Overload),打破场上均势的关键。

不过,即使球队的阵型会在不同阶段进行变化,但其在特定阶段也有迹可循,在低位防守阶段,球队的阵型最为严密,阵型的轮廓最为清晰。

丰富阵型知识,了解每一种阵型的优势与劣势,掌握各阵型在不同阶段的变化,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场上站位和局势变化的原因。

2 局部层面:结构

比整体低一维度的概念是局部,结构是为实现特定目标在局部所调动力量的集合。例如由后向前推进阶段,由中后卫与后腰构成的3-2或2-3出球小组,利用位置变动创造局部人员优势,化解对方的高位逼抢;

此前被广大英格兰球迷寄予厚望效果却始终1+1小于2的兰帕德与杰拉德的“双德”中场组合,也是由于风格的重合而造成了局部结构的功能塌陷;双中锋阵型中,“一高一快”锋线搭档也在一定时期内风靡英伦,大杀四方。寻找合适搭档人选,合作执行特定任务,并与球队整体风格有机整合,这便是结构层面的战术要求。

3 个体层面:职责

比结构低一维度的概念是个体。在介绍个体层面战术之前,必须先明确:每名球员都是为球队整体服务的,不存在个人凌驾于球队之上的情况,“胸前的队徽比背后的名字更重要”。

明确这一前提之后,才进入对球员职责的探讨阶段。球员的职责围绕球队战术而制定,即使是同一个位置的同一名球员,在不同场次的比赛、在同一比赛的不同阶段,也可能承担不同的职责,依据个人能力和特点扮演不同角色。

以后场角色为例:

门将可以分为防守型门将和进攻型门将,前者依靠出色的门线技术成为球队可靠的最后一道防线,后者能够在后场推进以及反高位逼抢阶段创造局部人数优势并提供更多出球选择,且能依靠巨大的场上覆盖范围化解对方的直塞球。

后卫根据位置不同,分化为中后卫和边后卫,前者包含典型的防守型中卫化解高球传中和封堵,也有更为现代、能力更加全面的出球后卫掌控节奏梳理出球,还有被赋予更多相机决策权限的自由人;后者包括像罗伯特·卡洛斯、马塞洛这样具有出色盘带和球感,偏好大幅压上参与进攻的进攻型边后卫,也有相对传统,以防守为要务主要停留在后场区域的防守型边后卫。

05结语

阶段、空间、层次,以上三类战术分析思路虽然划分标准不同且各有侧重,但三个维度并不割裂,而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三种思路的组合便形成了一套战术分析框架。

在战术分析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区分“模式”(Pattern)与“偶然”(Occasion),在频繁发生、有意为之的“模式”中找寻教练战术部署的思路,同时以欣赏的眼光享受足球运动中的灵光一闪和充满意外的“偶然”。

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多问几个Why,学会独立思考,在思维的交锋中逐步接近真相与本质。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JUST ENJOOOOOY IT!